
(圖:昭覺縣田調據點位置圖)
雖然調查時間極為有限,此行仍觀察到許多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巧思,是彝族特有的文化創意。現分成「文字」、「現代建設」及「節日活動」三部份簡述如下。
[文字]

(圖: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館外的彝文裝飾柱)

(圖: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館外的彝文警告標示)

(圖:西昌市步行街,店家招牌皆附註彝文)
[現代建設]
可分為牛角、羊角及鷹(鳥)裝飾三大類。

(圖:昭覺縣普提村,民居的牛角裝飾)

(圖:布拖縣民主村,委員會大門的牛角裝飾)
.jpg)
(圖:布拖縣城,大樓的牛角裝飾)

(圖:布拖賓館,外牆的羊角裝飾)

(圖:布拖縣城,大樓的羊角裝飾)

(圖:布拖縣城,大樓的鷹裝飾)
.jpg)
(圖:布拖縣城,大樓的鷹裝飾)
[節日活動]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一般在每年農曆6/24左右擇日而定。節日當天家家戶戶點燃火把,象徵趨吉避凶,並圍繞在火把場上撐著黃傘載歌載舞。

(圖:布拖縣城,黃傘造型的路燈)

(圖:布拖縣城,大樓外牆的浮雕)
4/3上午,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鄉村藝術團於昭覺縣文化局廣場舉行三下鄉巡迴演出,內容以彝族傳統婚俗為主。現場聚集了不少觀眾駐足欣賞,根據我們的訪問,民眾多半表示很喜歡這類的表演,也覺得表演內容並未脫離傳統精神。

(圖:舞台上的表演者)

(圖:表演吸引了不少觀眾,場面十分熱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