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民族研究所馬爾子老師特地趕來歡迎我們。包括張老師在內,本系許多教師都曾受民研所幫助,和馬老師是多年的舊識。爾後馬老師帶大家去步行街搭公車,前往「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圖:所有店招皆漢彝文並列)
博物館位於半山腰,正好來了一班接駁公車,不過有幾位同學走較慢沒趕上,只好將這段山路當作健身。博物館環境清幽,視野相當遼闊,可俯瞰波光粼粼的邛海湖。裡頭的收藏極為豐富,尤其是珍貴的文獻與照片檔案,驗證了我們心中的假設。



下午回到市區後,老師特地安排我們至西昌民研所進行小型座談。該所長久以來與本系互動良好,裡頭的研究人員首先向我們說明彝族的重要概念,而面對同學們的爭相發問,他們亦盡情所能地解決我們的疑惑,對於進寨前的我們無疑是注了一劑強心針。


(圖:會後還贈送索上期刊給我們)
經過一整個下午的座談會,同學們吸收了不少知識,卻也消耗了不少體力。為此老師特別帶大家享用「全菇火鍋」,但這對於不愛吃香菇的我,著實是個嚴峻的挑戰XD。

餐廳牆上寫滿了食用香菇對人體的好處,彷彿吃了這鍋回家就不會生病。和在台灣吃火鍋的情況相同,桌上擺了一鍋高湯,還有各式各樣的沾醬及佐料。唯一不同的是(而且是大大不同)待會要丟進鍋裡的全是香菇!
同學們很高興地將盤子裡的料(還不就是香菇)一股腦兒全倒進鍋裡,面對這滿鍋「珍饈」我卻毫無胃口,寧願去吃不喜歡的全麥吐司!但身為一名成熟的文化人(自稱),連餐廳提供的菜餚都不敢嘗試,哪來資格進寨田調!「就當作在吃鮑魚好了」,如此這般說服自己,嚐了一口卻發現....其實,還蠻好吃的嘛。眼看其他人趁我在天人交戰時一連盛了好幾碗,在鍋子還沒見底前我得趕緊再夾些來吃。
我想以後大概也不會想主動吃全菇火鍋,雖然味道還不錯,口感也很棒,但終究並非我的最愛。這一餐對我的意義十分重大,拋開了以往的成見,勇於嘗試「看起來」不喜歡的食物,畢竟要先吃了才知道箇中滋味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