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5

[07 四川] 天府之國,地大物博

轉眼間已升上大三,本學期修了張駿逸老師開設的「民族藝術田野調查課程」,將利用短短的十天春假,赴四川涼山地區進行彝族傳統服飾藝術民族誌調查。相較於大一去海南的「學術參訪」,這回的田調可是來真的!行前不到兩個月的準備時間裡,我們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共同擬出研究大綱,並分組撰寫研究計畫。一切準備都是為了讓田調能更加順利!2007年3月29日,我們終於出發了!


(圖: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西南,首府西昌市。)

將近晚上十點才抵達成都,前來接機的是曾至系上開設講座的四川大學李永憲老師,這回他還派了一位學生「羅揚」陪同我們共度接下來的田調時光。



在李老師的陪同下,前往四川大學接待館住宿。雖然已是深夜時分,路上熱鬧依然。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正展現出嶄新的格局,一路上所見之硬體建設皆又新又大,市容也很乾淨整齊。巴士駛進大學校門後,左彎右拐了數十分鐘,竟然還沒抵達目的地,足見校地之廣!張老師說他年輕時曾花了半小時都還沒走出校外呢!

由於在飛機上沒吃飽,李老師帶我們到附近吃宵夜,聽說這裡的「台灣永和豆漿」很好吃,同學們聽了也很想嘗試,可惜早已過了營業時間,無緣一嚐川大的永和豆漿。不過李老師還是找了間道地的小吃店,我們點了湯麵和幾道小菜,原本很擔心川菜的辣會讓人受不了,沒想到吃了之後嘴唇一點也不麻,反倒是油膩的有些誇張。



成都的三月天不冷也不熱,夜裡僅需披件薄外套,舒適的氣溫讓大家很快就進入狀況,殊不知往後幾天還有嚴峻的挑戰等著我們呢。

隔日上午李老師帶我們認識校園。川大校地遼闊,人力車是遲到學生的好幫手,一趟¥1。允欣等人嘗試的結果,一台可擠四位瘦子。



除了教學樓,校園裡隨處可見各類生活小舖,如:雜貨店、舊書攤、郵局、洗衣房等。還有一些在台灣沒見過的有趣設施,「報林」就是很好的例子。


(圖:大家在舊書攤挖了不少寶。)


(圖:站著看報,就不用買報紙了)

校地大,學生多,教職員更多。宿舍散落在校園的每一處,儼然是個小型社區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